2018年4月23日下午,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舉辦「兩會」後金融業的發展機遇講座,邀請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陳廣漢教授以及香港大學金融與公共政策教授、香港國際金融協會會長肖耿教授,分別以「兩會」後內地經濟及改革開放趨勢對粵港經濟合作的影響、「兩會」後內地金融改革及新一輪開放措施給香港金融業發展帶來的新機遇為題做精彩演講。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董事江先周先生出席並向兩位講者頒發感謝狀,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立法會議員(金融界)陳振英先生到會致辭,來自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的會員代表及香港銀行公會的會員代表共約150人出席是次活動。
陳振英秘書長在致辭時表示,今年全國「兩會」審議通過了多個報告和議案,圓滿完成了新一屆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領導人員選舉,把十九大確定的基本方略轉化為具體工作部署安排。「兩會」許多重大決策部署,以及「兩會」後國家相繼頒佈或將要出台的一系列改革開放新舉措,將為香港的發展和繁榮帶來巨大機遇和紅利。其中,金融業改革開放更是一大重點。第一,國家深化改革開放為香港金融業發展帶來新機遇。第二,「一帶一路」倡議加速推進為香港金融業發展搭建新平台。第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香港金融業發展打開新空間。第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為香港金融業發展增添新動力。
陳廣漢教授圍繞「兩會」後內地經濟及改革開放的新趨勢,詳細分析了這些變化對粵港經濟合作,尤其是大灣區建設的影響。陳教授指出,內地新一輪經濟改革和開放趨勢主要表現在:1)建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2)建立融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化金融體系為一爐的現代化經濟體系;3)推動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大灣區與京津冀協調發展、長江經濟帶構成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三大戰略,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樞紐,是推進「一國兩制」和祖國和平統一的偉大實踐。大灣區要成爲新一輪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和試驗區。「一國兩制」和三個核心城市是粤港澳大灣區的體制和經濟的最大特點和優勢。推進體制和基礎設施對接、城市功能和産業分工協調,實現區域內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動是推進大灣區建設的重要途徑。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借鑒國際經驗,是打造中國式灣區出發點和落腳點。
肖耿教授從世界經濟發展200年歷程入題,分析對比了中、美當今兩個最大經濟體在經濟發展上的消長歷史,結合當前中美貿易爭端的發展趨勢,指出「兩會」後內地金融改革及新一輪開放措施,將給香港金融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其一,香港作為中國經濟體系中唯一擁有獨立貨幣兼同時保留有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匯率機制的經濟體,是香港獨一無二的優勢;其二,人民幣國際化是趨勢,面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和潛在經濟危機,香港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離岸中心,是未來穩定國際經濟秩序的關鍵一環,特別是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香港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講座之後,兩位講者分別回答了與會者的提問,會場氛圍熱烈。